新闻中心
NEWS
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风险不容忽视
发布时间:
2024-01-29
来源:
作者:
1月28日,从中山大学获悉,该校公共卫生学院(深圳)副教授陈若青团队研究显示,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的长期健康风险不容忽视,家长应留心重视,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也应加强随访。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刊发于《英国医学杂志》。
陈若青介绍,目前,全世界每年约有1300万名早产儿出生,占新生儿总数的10%以上。相对于不足32周出生的超早产儿和极早产儿,出生胎龄32—36周的中晚期早产儿虽然占所有早产儿的80%左右,但因为出生情况较好,往往被认为健康风险较低,在很多国家都没有得到系统的随访和重视。
“然而,我们的研究显示,中期早产儿(出生胎龄32—33周)和晚期早产儿(出生胎龄34—36周)中,发生神经发育障碍的比例高达11%和8%,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运动、认知、癫痫、视力和听力等神经发育障碍的比例高于足月儿。出生胎龄越小,发病风险越高,例如,32周出生的儿童发生运动障碍的风险是40周出生的儿童的近5倍。”陈若青说。
这一研究提示,早产儿随访中应关注到中晚期早产儿的神经发育状况,医生和家长应注意儿童的发育情况,若发现有异常应及时转诊进行干预治疗。
陈若青说:“应该避免非医学原因的提前分娩,以及必要时通过分娩延迟,以降低提前分娩对胎儿健康的不良影响。”
据悉,该成果是陈若青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学者,对瑞典出生于1998至2012年的128万名出生胎龄在32至41周的儿童,进行了平均高达13年的长期随访得出的。
■
■